模稜兩可的釋經?

近日筆者聽到有些弟兄姊妹,批評講者在講壇上的釋經模稜兩可、沒有立場。無疑,「見仁見智」成為了這類講者的口頭禪,「自己判斷」成為了他們「鼓勵」信徒讀經的口號。有人認為,這種情況是後現代主義的產物,又說後現代主義正蠶食教會云云,又說教會要去抗衡後現代主義思潮文化云云。筆者聽後,對這種對後現代主義武斷的批評不敢苟同。

首先,筆者認為,大家應該對後現代主義多一點了解,再作評論。第二,我們應該再探究這種毋寧兩可的釋經的由來,再作論斷。

直到現今,學者仍未能對後現代主義作一個較佳的定義,不過從釋經角度來說,有深遠影響的,莫過於相對主義、多元主義及客觀主義。

相對主義,其實大概不是後現代主義的產物。早於安瑟倫開始,在指出神的不變性時,他說出我們認識神的憐憫,不代表神真的是憐憫,神要用人的語言,讓人了解神是憐憫,可能在神來說,憐憫是另一樣東西。而後來,由笛卡兒開始,神學的焦點轉移至認知論,及至敬虔派哲學大師康德將理性主義及經驗主義綜合,並指出了本體(Noumena)與理體(Phenomena)。

這些理論的重要性,在於人類的認知是很受限制。從人的角度,我們其實並不能了解神,因為神太超越,我們能明白的,只是真理的很少部份。甚至可能我們以為自己明白的特質,例如憐憫,在神或真理的層面,未必是我們所認識的。我們永遠只能接觸到事物部份的理體,而永遠不會知道事物的本體。

可能部份信徒未必明白以上哲學家的論點,Stanley Grenz嘗試用了瞎子摸象來解釋:第一個瞎子覺得大象是一顆大樹,第二個認為是一道牆。換句話說,這裡沒有一個瞎子能了解這是一隻大象,他們所能了解的,只是大象呈現給他們的表面現象而已。

而後現代主義,只是將前人的討論,從學術界帶進民間而已。因為沒有人知道真理的全部,甚至可能對真理的誤解,所以有了相對主義,我們沒有人有真理,所以我們沒有資格說自己正確,別人錯誤,因為你只是知道其中一部份,別人也是知道另一部份而已。而相對於真理來說,可能大家只是了解真理不同層面或不同範疇而已。

所以,想獲得知識,或對神真理的認識,有人提出了將各人對神的了解,全部結合成一個大的聯合(Union),雖然未至於對真理認識,但總算對真理有更正確,及或接近真理,這就是「社群」(Community)的觀念。這也就產生了多元主義,各人都存著開放的心,讓對方的真理結合自己所認識的真理,成為了一個所謂更全面的真理。

當這些主義走向極端的話,就引起了很多宗教問題,例如普救主義,透過其他宗教去補足基督教對真理的認識,又或是世界沒有真理等危險的釋經。不過從積極層面來看,後現代主義對宗教來說,亦有不少貢獻,如果要一刀切的話,自己便不太主張。

作為信徒,我們應該接納自己的限制,通常我們都會了解自己不是萬能,但我認識不少信徒(特別是靈命較年長的),都認為自己的釋經是很正確的。但相對主義提醒我們,只有神或真理是絕對的,其他都是相對的。換句話說,我們應該存著一個開放的態度,就是不要將自己的釋經結論,又或是自己的釋經方法,變成了絕對。當我們將之變成絕對,無疑是另一個自比神的自傲態度。

但同時作為信徒,也不要走向另一個極端,就是沒有真理,我們所認識的,雖然不一定正確,但總能透過讀經及祈禱,讓我們越來越接近真理。我們作為信徒,有聖靈的恩光照亮我們的心。對於一個罪人來說,我們不可能獲得完全的真理,但聖靈仍樂意將祂的真理啟示予我們知道。但願我們存著保羅「不要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的心態。

所以,即使自己對聖經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並對自己的釋經很有信心,但同時要提醒自己,自己至今所獲得或理解的真理,仍有機會看錯及仍有值得補充的地方。存開放的心,去了解別人對經文的看法,容許聖靈不斷對自己說話,這種謙卑的態度會更能助我們去了解真理。

另外,多元主義亦提醒我們認識真理是有多個向度的,自然啟示與默示都很重要。所以除了釋經外,其他的學問,亦可能有助於釋經或認識真理。筆者在以前曾發表過一篇文章,指出文化在釋經的角色,當我們強調文本主義的同時,筆者認為不應否定其他學問、或文化的重要性。而多元主義提醒我們,各門學科應互相補足,而不是互相排斥。現在的文學分析、心理學、考古學、文化研究、科學等,都有助我們對真理的認識,若我們能夠活用這些學問,一定對聖經研究、或真理的認知有一定的幫助。

不過,同樣我們不可走向另一個極端,不斷借助其他學問去研究聖經,以致影響了我們對經文的了解。聖經作者有時不指出各種細節可能是有其目的的,就是要強調他要表達的信息。有時我們知道太多的時候,會將最重要的信息暗淡了,所以多元主義也不應走向另一極端。同樣,我不認同要透過其他信仰去了解真理,不過,我也鼓勵可作多一點宗教多元的對話,這有助於刺激自己的思想,作信仰深層的反省。

最後,本文要指出的是「社群」這個觀念不一定正確,例如早幾十年的JEDP的理論,可能成為了學術界研究的主流,但原來大家都在研究一個假設而已。而Grenz也指出,社群並不一定保證客觀性。換句話說,多元主義並不能保證我們能對真理有多點認識。不過,我們亦應從積極層面看,當我們運用得合宜,亦會有其幫助。就筆者之意見,當我們要借用其他學問去解釋聖經時,不要忘記文本為主的大前題,並且盡量不要借用前設性的學問作為釋經基礎。

「模稜兩可」的釋經,可能意味著釋經的功夫,趨向嚴謹;也可能意味著牧者或信徒領袖謙卑的釋經態度;當然,也可能意味著新一代信徒沒有立場。怎樣評斷,又是「見仁見智」了,「自己判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