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語言

筆者曾在數個場合裡聽到講員批評一首詩歌的歌詞:「每一次我禱告,我搖動你的手」,相信大家也知道所指是那首詩歌吧!批評的內容是指人本是無能的,又怎能搖動神的手呢?這些批評或許是對比喻語言的無知。

筆者最近又唱過另一首詩歌,歌詞有一句是「我們以敬拜築寶座」,我暫時未聽到有講者批評這首歌,不過若要批評,其批評的內容是與上一首詩歌一樣,我們怎可以用敬拜築成一個寶座,讓神坐在其上呢?在聖經裡,有藉著禱告造香爐,但卻沒有以敬拜築成一個寶座。

其實這類比喻語言在聖經裡真的是隨處可見。以上兩首詩歌中的歌詞,很明顯是一個比喻語言,我們又怎可以將之成為一個絕對的句子來解釋呢?筆者認為,將一首詩歌的比喻語言當作一些絕對的句子來批評不但是不公平的做法,而且是一個不負責任的做法,因為這種做法是同時否定聖經裡一切比喻的運用。

比喻字面解釋的問題

筆者在這裡暫且不提耶穌所說的比喻,而先從詩歌體裁的詩篇說起。相信現今很少學者會借用詩歌體裁作為系統神學的真理之基礎,因為詩歌體裁正是多比喻的語言。正如蘭姆曾說,不應從比喻的經文中建立教義。這是因為比喻所指示的真理,往往未必能清晰可見:例如究竟比喻中只有一個重心思想?還是有多重思想?比喻中的每個角色及或物件與現實環境的關聯是否都可以對號入座?還是當中只有一個角色是對應現實環境?這些問題都可模糊了經文要表達的意思,當然有些經文可以有較清楚的答案,有些則不然,這正成為了2000年來一直爭議的焦點。若再加上文化、背景、地理因素,經文的意思就更顯得撲塑迷離了。

正因詩篇的經文多比喻語言,我們當然不能用科學語言來解釋。例如詩6:6,我們不應研究人的淚水存量有多少,如何才可以將褥子濕透等問題,我們應該去感受詩人如何因唉哼而困乏,嘗試將自己代入作者的心境,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又例如詩19:6,太陽從天這邊出來,繞到天那邊,這在科學語言中很明顯是錯誤,太陽不是從東方出來,而是地球繞著太陽轉動,但作者在這裡只是將他的觀察描寫出來,因此我們實在不可以總是用科學語言去批判詩歌體裁。

由此可見,我們解釋詩歌體裁時,總是要掌握經文寫作的氣勢,作者的感受等等,遠勝過建構一套系統化的真理或教義,約伯記的頭二章正反映這個原則:我們斷不可以從這兩章經文便認為魔鬼經常和神在交談,甚至認為他們合力去試探約伯是否完全人。我們也不可以從伯1:8便推斷世上仍有人可以成為完全人或無罪的人。這個世上是否有約伯這個人是沒有人知道的,但很明顯約伯記的作者是要表達出,約伯的受苦並不一定因著自身的罪,作者更要強調的是神的大能及心意永遠不是人所能測度的。

這正如奧斯邦所說,要解釋這類文體,必須判斷當中是否運用了誇張法,例如箴3:9-10,不要以為藉財物尊榮耶和華,你的財富必充滿有餘,這很明顯是一個文學的表達手法。當處理這些經文應用時,我們斷不可直接應用,而是要找出經文背後的含義及上下文的中心思想,從這段經文中,我們只可以知道凡獻上給神的,神都會回報,解釋再多便可能是出於人意了。

所以解釋比喻語言時我們不要按字面解釋,要找出作者的原意或精義更是重要。

比喻靈意化的問題

現在讓我們回到解釋耶穌的比喻去,解釋祂比喻的方法經歷了二千年的歷史演變。教父時期的解釋比喻方法,可以稱為寓意的,又或是靈意解經,就是比喻裡的每一個特點,都可以加以發揮,成為個別無數的主題。例如一個好撒馬利亞人的故事,可以有這樣的解釋:撒馬利亞人就是基督,受傷的人是亞當,他要去耶利哥則是樂園,旅館就是教會等等……這種靈意解經後來更發展成四重解經,在此不詳述。不過我們華人的先賢如宋尚哲等也採用這種解經法的。

後來,Ulrich推翻了這種極富主觀性的解釋比喻方法,大力主張比喻只有一幅圖畫,只教導一個要點。不過這只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而已。這種一個要點的比喻解釋法,往往忽略了部份比喻的重要部份,一個比喻不一定只表達一個真理。例如浪子回頭,除了浪子外,他的哥哥也是這比喻重要的地方。浪子表達出父神很願意我們每一個人都回頭悔改,而哥哥表達出我們應為著他人信主而感到開心快樂。

另外,要區分耶穌所說的是比喻還是寓言也有困難,耶穌所說的比喻,可能真的是一個寓言,例如撒種的比喻,種子落在什麼地方,真的代表著不同的人。就筆者的立場,解釋比喻是一門藝術,不可一刀切的只有一個重點,又不可以容許太多自由聯想以致成為靈意解經,要富客觀性,至於有多少重解釋則因經文而異。

在研究聖經的課題上,要解釋比喻的確是非常困難之事,我們要避免單純的字面解釋,但又不可以無止境地將比喻聯想加上幻想的來解釋。而一直存在的釋經詮釋問題,主要在於辨別哪些經文是用字面解釋,哪些經文是暗指另一樣東西。這個數字是實數,還是一個象徵?現今學者感到困難的地方就是如何取得作者的眼鏡來看聖經。不過下次我們再唱文首提及的那類詩歌時,我們可以放心「搖動神的手」,因為我們知道這句並非表達人可以搖動神的手,只是我們存逼切的心向創造主呼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