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編者安排詩108於詩篇的用意

詩108是一篇有趣的詩篇,這篇詩篇被放置在詩篇中,活像是一個謎。如果大家讀經時有留意的話,其實不難發現,詩108是一篇重覆的詩篇,整篇詩篇是詩57的第二部份及詩60的第二部份的結晶品,其相同程度相當高,基本上已無法否認詩108是一篇抄襲作品,其相似程度,看下表便可以知道。

詩57:7神啊,我心堅定,我心堅定;我要唱詩,我要歌頌!詩108:1(大衛的詩歌。)神啊,我心堅定;我口(原文作榮耀)要唱詩歌頌!
詩57:8我的靈(原文作榮耀)啊,你當醒起!琴瑟啊,你們當醒起!我自己要極早醒起!詩108:2琴瑟啊,你們當醒起!我自己要極早醒起!
詩57:9主啊,我要在萬民中稱謝你,在列邦中歌頌你!詩108:3耶和華啊,我要在萬民中稱謝你,在列邦中歌頌你!
詩57:10因為,你的慈愛高及諸天;你的誠實達到穹蒼。詩108:4因為,你的慈愛大過諸天;你的誠實達到穹蒼。
詩57:11神啊,願你崇高過於諸天!願你的榮耀高過全地!詩108:5神啊,願你崇高過於諸天!願你的榮耀高過全地!
詩60:5求你應允我們,用右手拯救我們,好叫你所親愛的人得救。詩108:6求你應允我們,用右手拯救我們,好叫你所親愛的人得救。
詩60:6神已經指著他的聖潔說(說:或作應許我):我要歡樂;我要分開示劍,丈量疏割谷。詩108:7神已經指著他的聖潔說(說:或作應許我):我要歡樂;我要分開示劍,丈量疏割谷。
詩60:7基列是我的,瑪拿西也是我的。以法蓮是護衛我頭的;猶大是我的杖。詩108:8基列是我的;瑪拿西是我的;以法蓮是護衛我頭的;猶大是我的杖;
詩60:8摩押是我的沐浴盆;我要向以東拋鞋。非利士啊,你還能因我歡呼嗎?詩108:9摩押是我的沐浴盆;我要向以東拋鞋;我必因勝非利士呼喊。
詩60:9誰能領我進堅固城?誰能引我到以東地?詩108:10誰能領我進堅固城?誰能引我到以東地?
詩60:10神啊,你不是丟棄了我們嗎?神啊,你不和我們的軍兵同去嗎?詩108:11神啊,你不是丟棄了我們嗎?神啊,你不和我們的軍兵同去嗎?
詩60:11求你幫助我們攻擊敵人,因為人的幫助是枉然的。詩108:12求你幫助我們攻擊敵人,因為人的幫助是枉然的。
詩60:12我們倚靠神才得施展大能,因為踐踏我們敵人的就是他。詩108:13我們倚靠神才得施展大能,因為踐踏我們敵人的就是他。

在學界中,大致上都認同詩108是取材自詩57及詩60,只是著眼點,是要了解這篇詩篇的獨特處,以及取了將兩首詩篇結合外,還有沒有弦外之音呢?

詩108裡經修動過的用字

這篇詩篇,相信不是大衛作的,所謂大衛的詩,究竟是寫給大衛的詩篇?還是紀念大衛而寫的詩篇,已無從稽巧,但這篇詩篇相信不是他的著作,因為這篇詩篇的用字,是比較後期的作品,特別是108:4中,「高過」(מֵעַל)和57:10「高及」(עַד)用了不同的字眼,根據BDB所說,「מֵעַל」是比較後期的希伯來文文字。這個提示讓我們可以多一點了解這篇詩篇,是比較晚期的作品,而且大多學者都相信是主前587年後的作品。如果這個推斷正確的話,這時期以東擔當著一個重要的角色,正如俄巴底亞書所言,以東向以色列行強暴,與敵人同顆,將以色列剩下的人交付仇敵。換句話說,以東不是普通犯境的外族,而是那有份參與以色列人被擄的大敵。

除了在字源學中,透露了此詩篇的背景外,要了解詩108的獨特處,就必須了解詩57及詩60的場合和詩108這個製成品有何不同。

詩57與詩108

詩57是一首個人向神呼求的求告詩,從標題中(MT 57:1),我們得知是大衛逃避掃羅的作品,從詩歌的字裡行間裡,特別是1-6節,都流露了詩人強烈的個人感情,並且描述了詩人個人的經歷,所遭遇的困難,都是個人化的。而詩108裡,將這些個人化的表達刪除,只摘用7-11節,很明顯地,是要將這首詩歌成為一首公眾的詩歌,在公眾場合中頌讚出來。

詩108所引用的部份,是流露了詩人對神的信心,他的信心之大實屬少有,因為他要極早醒起來歌頌神。如果明天就是最困難的日子,試問有誰會熱切期待明天的來臨?但詩人卻要極早醒起,熱切期待看到神奇妙的拯救。而詩108引用這段,成為了詩歌的起首,主題已立即突然出來。

詩60與詩108

詩60同樣是一篇求告詩,從標題中(MT 60:1-2),我們亦得知這是大衛對付以東時所作的詩歌。以東犯境一直是以色列的國患,大衛時期亦不例外。大衛作詩60,為要堅定自己的信心,再一次宣告能幫助人攻擊敵人的是神,人的幫助是枉然的。面對著以東犯境,作者認定踐踏敵人的就是神。而沒有被引用的詩60:1-4中,所表達的,是以色列國正被敵軍侵襲,此誠危急存亡之秋,詩人要針對這情況向神呼求。

但是,如果上文的立論正確的話,詩108面對的問題,則有點不同。對於已經亡國的以色列人來說,根本就沒有犯境不犯境的問題。他們面對的問題,是被外族欺負。北國及南國相繼被消滅,作為兄弟的以東不單袖手旁觀,還落井下石,對以色列人來說,復國當然是一個盼望,但他們亦同樣盼望這些敵人得到相對應的懲罰。而以東是不是真的以東呢?下文再詳述。

結合後的詩108

詩人將57及60的引段結合後,產生了一些微妙的效果。本來,詩60是針對著一個場境而寫成的,就是以東犯境。不過,詩108用了詩57做引子後,卻將以東這個圖像升華了。在詩108裡,沒有了詩60這種危急存亡的氣勢,若單單讀詩108,大家應該未必能讀得出以東犯境的主題來。這種緊張的氣勢,巧妙地在詩108裡被刪除了,換來的,是詩57裡,神掌管一切的偉大信息。祂的慈愛過過諸天,誠實達到穹蒼,崇高過於諸天,榮耀高於全地。經過詩57的洗禮後,使到詩108:6-13不再是一首危急求助的詩歌,也不再是面對以東犯境求助的詩歌。這一部份,繼承了詩57的主題,成為了一首確認神在列邦主權的詩歌,全地都是屬於神的,所有國家的興衰都是由神掌管的。

以東是不是真的以東,那就不一定了。Becker指出,在詩108裡,詩57的片段將詩60的片段,推至一個全球性的向度。這個片段並不再是指到摩押、以東、非利士等國家,而是升華了,泛指在末世國度裡,以色列與列國的關係。換句話說,這首詩歌正是詩人對神末世審判的盼望,希望神的審判速臨,對列國施行審判;而且,以色列人會得著神的救恩。Allen也指出這個發現,在摩9:12及詩137:7中,以東這個名字已經升華成為所有敵對以色列的國家,也將向度指向末世性。

換句話說,詩108極有可能是一首末世向度的詩篇,那麼,以色列也不是單指以色列了,而是推向末世屬神的人。所以,詩108的作者,巧妙地組合了詩57及詩60後,卻將信息推向末世向度,而不再是大衛時代的事件。這種安排,使得詩108所要表達的信息,和詩57及詩60折然不同,使得詩108帶著先知的角度。至於這是否兩約之間流行的啟示文學的作品,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