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驚 SARS 的五個理由

鄔維庸 執業醫生

隨著肺炎事件發展,市民現在應該減少恐慌和憂慮,因為現在對「神秘奪命肺炎」已非一無所知,而是已經找到病毒和傳染模式,病毒雖「惡」,但亦找到醫治方法和抗體,況且這病毒每傳染一次,病毒的毒性就減輕一次……

對於目前在香港蔓延的非典型肺炎,當我一聽到這種病毒開始出現的時候,心中憂慮萬分;而當現在人人自危和恐懼的時候,我相反變得不十分憂慮了。這是為什麼呢?

當初憂慮萬分乃因病毒神秘

我當初憂慮萬分,是因為所謂非典型肺炎,只是對病症的描述,例如發燒,也只是對病症的描述。所謂非典型肺炎,其實病毒有很多種,但對開始在香港出現的非典型肺炎,我們是一無所知,世界衛生組織也是一無所知。在人類歷史上,屢次發生過一種新的病毒產生,由於人類不知道病源和防治方法,而由這種病毒毀滅了一個部落、一個城邦、一個國家乃至一種文明。美國歷史學家 William H. McNeill 七十年代出版的《瘟疫與人》(Plagues and Peoples),指出羅馬帝國自公元二世紀開始迅速衰弱,並不是因為統治者無能或其他因素,而是因為出現不知名疫症,造成帝國內部人口大量死亡,最終令帝國無法維持下去。阿玆特克帝國的瓦解,也是因為受到天花等病毒的侵襲,這些病毒的殺傷力比西班牙人的火炮威力大得多。正因為如此,我當初聽到香港出現「神秘奪命肺炎」的時候,我承認自己是驚得不得了。我做醫生的兒子也染上此病,傳媒問我此事,我說我的兒子染病我固然憂慮,但我更加憂慮香港,因為如果新病毒很「惡」,並且找不到對付方法,在無人有免疫力的情況下,遲早很多人都會被感染,屆時香港可能成為「疫埠」,任何人不得出入邊境,也不得返工返學,所以我當時好驚。傳媒報道,一個醫學教授帶七個醫科學生去看一個病人,結果全部中招,可見這新病毒之犀利。

現在不驚的五個理由

但是,隨著肺炎事件發展,我現在反而不驚了,憂慮也減少了,這是基於以下五個理由:

第一,病毒已經找到。先是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經過努力,找出引致「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的病毒;隨後,香港大學醫學院成功研製出快速測試這種非典型肺炎的方法。雖然進一步找到病毒的基因,還須假以時日,但找到病毒是一個關鍵的進步。這避免了我們因為一無所知,而在「神秘奪命肺炎」侵襲下,處於任由病毒肆虐甚至毀滅的危險處境。

第二,病症的傳染模式已經找到。這種「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的傳染和擴散模式,是近距離通過飛沫傳染的。它不像流感一樣是通過空氣傳染,空氣傳染很難防範,擴散速度和模式是呈幾何級數增長。而SARS的傳染模式不可能呈幾何級數增長。既然找到病症的傳染模式,就容易防範。

第三,雖然「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這種病毒很「惡」,但是並非無藥可醫,例如類固醇(Methylprednisolone)和抗過濾性病毒(Ribavirin)的混合療法就有效。楊永強表示,百多名醫護人員及家屬接受Ribavirin及類固醇的混合療法,其中八成半反應良好,情況有所改善。而現時已有多名病人康復出院。

第四,這是最重要的,現在看來,SARS每傳染一次,病毒的毒性就減輕一次。第一次被接觸感染的病人情況很嚴重,甚至有死亡現象,但後幾波感染的病人,情況就減輕和穩定。有的病毒是越傳染越「惡」,但看來SARS是相反。

第五,當已經有一些病人康復後,他們的抗體就可以醫治病人。專家曾經從首先康復的一名病人身上抽取抗體,注射到病情嚴重的病人身上,初步結果令人鼓舞,當局會將這治療應用在其他醫院的病人上。

怪責和埋怨於事無補

基於以上五個理由,令我現在對香港戰勝「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充滿信心和希望。香港有些人現在驚起來,紛紛追究和怪責政府,我認為是不公平的。政府當初的憂慮可能與我一樣,在病毒和傳染模式未找到的情況下,當然不宜把那種「萬分憂慮」傳達給社會。況且,隨著事件發展,才可以不斷檢討形勢,謀劃對策,部署防範。試問,在開始對病毒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要政府一早制定停課和隔離等措施,不僅是無的放矢,而且是強人所難。追究和怪責政府的人,特別是立法會的某些議員,如果他們真的英明神武、未卜先知,為何不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我認為,過多的怪責和埋怨,只會轉移和耗費政府和醫療當局救治病人和防止病毒擴散的注意力和精力,不僅於事無補,而且有害。

萬眾一心抵抗 SARS

現在情況的發展,還有很多空白需要填補。例如病人康復後攜帶病毒時間的長短?攜帶病毒是否還會傳染別人?染病是否會在肺功能等方面留下永遠損害?病毒是否還會變種?更加有效的醫治和防範方法是什麼?對付這些問題,需要我們齊心協力。面對病毒的挑戰,我認為等於是面對大自然的一場「生化戰爭」,香港社會宜萬眾一心,要知道,我們現在進行抵抗SARS的戰爭不僅是保護香港,而且是保護人類。香港如果能戰勝SARS,化危為機,不僅保護了港人的生命健康和社會經濟大局的穩定,而且對人類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一大貢獻。

Panadol & Aspirin

我一個叔公在美國的大藥廠擔任資深研發博士,他從來都不吃 Panadol 的,因為真的很傷肝(但是肝是沒痛覺神經的)。

他說美國人頭痛都吃 Aspirin。

因為它所含的水楊酸會使將血管擴張,使血液流暢……經證實它還可以防腸癌。

Aspirin 的唯一缺點是對有胃病的人有影響(因血管擴張,會使胃潰瘍加劇)所以我每次看到 Panadol 的廣告就很反感。

一些笨笨的台灣人還以為 Panadol 多好用……也不見衛生局官員出來說具公道話……可悲啊!台灣人……唯利是圖……僅供參考。

傳說中的惡明昭彰 Panadol 雖不傷胃,但卻傷肝。

「不含阿斯匹靈,沒有副作用」幾乎已和 Panadol 畫上等號,聽起來覺得這種藥真是棒透了今天看到這篇文章,聯想到前幾天報上有說現在年輕人從網路上學到「吃 Panadol 自殺」,只要26顆就會致命,因為會對肝臟及循環系統造成不可補救的傷害,據報上說:8小時內後悔都還可以向醫院求助,只要超過8小時即使治療也會有副作用會造成終生難以痊癒的傷害,通常第二天會開始覺得不舒服,噁心想吐……,第四天會陷於昏迷,第五天就 Sayonara 啦了,所以啊……藥還是不要亂吃的好。大家有看過最近 Panadol 的廣告嗎?

有個爸爸感冒不吃藥,原因是因為吃藥有副作用,但是媽媽說,Panadol 不含阿司匹林不傷胃。

雖然整個廣告沒說到 Panadol 沒副作用,但是這個廣告還是有很大的問題,會讓人家以為Panadol 沒副作用,其實 Panadol 雖然不傷胃,但是卻傷「肝」(因含有乙醯、苯酚 ,故傷肝)。

小孩吃太多可能會引起「猛暴性肝炎」,而有肝炎的病人更是禁吃,尤其是 B 型肝。炎剛感染的時候,有點像感冒,有些人就會吃 Panadol,但是這是很不好的喔,會使你的 GOP、GPT 都昇高很多,所以藥是不能亂吃的。

市面上各大品牌的感冒藥及止痛藥都有副作用,某些品牌的副作用傷腎,有些品牌的 傷肝。

大多數的止痛藥都會傷肝,西藥則幾乎都傷腎。

紅棗保護肝臟(給常熬夜的人)

經常熬夜的朋友要多多服用哦!小小一顆紅棗,功效卻很強。紅棗不僅營養非常豐富,而且還能保護肝臟。在平時的養生中,善用紅棗,對身體的助益很大中國的草藥書籍「本經」中記載到,紅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而現代的藥理學則發現,紅棗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有機酸、維生素 A、維生素 C、微量鈣多種氨基酸等豐富的營養成份。

現代的藥理學同時還發現,紅棗能提高體內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吞噬功能,有保護肝臟,增強體力的作用。這個發現和中醫用紅棗組方「養肝湯」來養肝排毒的方法不謀而合。

醫星球醫星顧問莊淑旂博士大力推薦剖腹產的婦女產前應喝養肝湯,她認為剖腹產的婦女,喝養肝湯不僅可以排解麻藥的毒性,保護肝臟,減輕手術後的疼痛,而養肝湯的作法:紅棗七顆洗淨,每顆以小刀劃出直紋幫助養分溢出,然後用滾水兩百八十西西加蓋,浸泡八個小時以上,接著再加蓋隔水蒸一個小時即成。紅棗有如此奇妙之功效,同時又物美價廉,民眾應該多加利用。

「紅棗」補氣養血小小一顆紅棗,功效卻很強。中醫的方子裡,常常見到它的蹤影,因為紅棗有緩和藥性的功能﹔紅棗能補氣養血,是很好的營養品。中國的草藥書籍本經」中記載到,紅棗味甘性溫、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現代藥理研究現,紅棗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強、滋養全身細胞,是一種藥效緩和的強壯劑。在中藥學裡,紅棗的應用可分為以下幾種:

  1. 健脾益胃:脾胃虛弱、腹瀉、倦怠無力的人,每日吃紅棗七顆,或與黨參、白朮共用,能補中益氣、健脾胃,達到增加食慾、止瀉的功效;紅棗和生薑、半夏同用,可治療飲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胃脹、嘔吐等症狀。
  2. 補氣養血:紅棗為補養佳品,食療藥膳中常加入紅棗補養身體、滋潤氣血。台大醫學孫安迪博士大力提倡平時多吃紅棗、黃耆、枸杞,能提昇身體的元氣,增強免疫力。
  3. 養血安神:女性躁鬱症、哭泣不安、心神不寧等,用紅棗和甘草、小麥同用甘麥大棗湯,可起到養血安神、舒肝解鬱的功效。
  4. 緩和藥性:紅棗常被用於藥性劇烈的藥方中,以減少烈性藥的副作用,並保護正氣。如:「十棗湯」中,用大棗緩解甘遂、大戟、蕪花等瀉藥的毒性,保護脾胃不受傷害。

紅棗是補氣養血的聖品,同時又物美價廉,民眾無需去買坊間昂貴的補品,善用紅棗即可達到養生保健的功效。

中藥零食常吃易傷身

近期本港巿面推出不少中藥零食和飲品,達到明目、補氣、消滯、燒脂、消肝火的作用。在健康飲食的大潮流下,它們迅速熱賣。不過,現時未有法例監管含中藥成份健康食品,這些中藥零食和飲品的包裝上都沒有註明建議食用份量。有中醫師警告,中藥零食飲品不可亂食亂飲。吃中藥零食需要視乎年齡和體質,進食的份量亦不可過多,否則可能會虛不受補,補身變傷身。

運動後飲杜仲易頭暈

「試過打完波,立即飲一支冰凍的杜仲茶,以為這樣比飲汽水健康,又可燒脂減肥,但飲完後感到有點頭暈,走不動。」陳小姐當時以為自己有病,經中醫師診斷後,原來是飲杜仲茶之禍。醫療綜合診所醫師何國樑說:「做完運動,心臟會跳得很快,再倒凍飲落肚,尤如將燒紅的鐵枝放落水,再加上杜仲有降血壓功能,血壓低上加低,可能會立刻暈倒,後果很嚴重。高血壓人士飲杜仲則無妨。」對於杜仲茶標榜「加速身體新陳代謝,有效燃燒體內脂肪,有瘦身及減肥效果」,何國樑說,杜仲根本沒有減肥功能;香港中國醫藥學會會長何國偉亦指出,雖然杜仲能補腎,加促新陳代謝,但不一定能夠燒脂和減肥。

「山楂可能有降脂效果,但若果胃壁機能差,會刺激胃壁,令胃酸過多,本身沒有胃病的話就無所謂,但有胃病的,可能食兩、三粒%C」陳小姐當時以為自己有病,經中醫師診斷後,原來是飲杜仲茶之禍。醫療綜合診所醫師何國樑說:「做完運動,心臟會跳得很快,再倒凍飲落肚,尤如將燒紅的鐵枝放落水,再加上杜仲有降血壓功能,血壓低上加低,可能會立刻暈倒,後果很嚴重。高血壓人士飲杜仲則無妨。」對於杜仲茶標榜「加速身體新陳代謝,有效燃燒體內脂肪,有瘦身及減肥效果」,何國樑說,杜仲根本沒有減肥功能;香港中國醫藥學會會長何國偉亦指出,雖然杜仲能補腎,加促新陳代謝,但不一定能夠燒脂和減肥。

「山楂可能有降脂效果,但若果胃壁機能差,會刺激胃壁,令胃酸過多,本身沒有胃病的話就無所謂,但有胃病的,可能食兩、三粒已經『出事』。」何國樑亦同意屬酸性的山楂會影響胃黏膜,造成胃潰瘍,而且零食山楂含糖份,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杞子多吃傷肝

至於細細粒易入口的杞子,何國樑說,杞子有明目作用,但每天吃十粒已很足夠,吃得過多會燥熱,令大便閉結,而且由於杞子可以入肝經,若果本身有肝炎,再補等於火上加油。

體虛吃人參片脾氣燥

不少人喜歡含人參片來提神補氣,何國樑就提醒,一日含服兩、三片已足夠,而且不可持續多年不停食用,進食半年後便應停兩、三個月再食,血壓高的人更不宜多吃,否則會令血壓不停上升。何國偉亦指出,身體較虛弱的人吃人參後,會出現虛火上升,脾氣暴躁和頭赤頭痛。至於雪參,加上蜜糖和芝麻炒過後,可加強行氣補血作用,但何國樑說,由於雪參有溶血作用,每天最多只可吃十粒,但貧血的人吃兩、三粒已可能暈眩。花旗參、夏穀草和雞骨草用花旗參造成的參蜜,由於偏寒涼,何國偉認為,寒底的人飲用會出現口淡,脾胃谷脹的情況。夏枯草和雞骨草則適合肝炎病患者飲用,因為可以清肝熱,但若果是寒底,則不宜飲用,否則更容易手腳冰冷和作嘔作悶,甚至會頭暈。

亂食致適得其反

何國偉說,十分反對中藥作為日常飲品和零食,因為中藥是講針對身體需要才作補充,否則會加重負擔,有反效果。何國樑亦批評,這些中藥零食在包裝上沒有提醒字句,讓消費者不知副作用,可能適得其反。這些中藥飲品和零食都要視乎個人體質進食,份量亦不宜過多,千萬不要視作清水日日飲用,天天食用,否則等於『有病醫病,無病賠命』。」

小時多吃水果可防癌

英國醫學研究會的科學家近日指出,在童年時期大量吃水果的人日後患某些癌症的風險會大大降低。

當地傳媒報道,該研究會的梅納德博士與同事進行的一項涉及4000人的研究顯示,那些從小就酷愛吃水果的人成年後患肺癌、腸癌和乳腺癌的風險會大大降低。小時侯吃的水果越多,長大後患癌症的幾率就越小。

梅納德博士認為,水果含有大量抗氧化物質、維生素 C、維生素 E 和貝塔-胡蘿卜素,這些營養物質有助於防止人體內的遺傳物質被破壞,從而起到一定的防癌效果。他指出,水果的這種防癌效果往往會持續很長時間,因此長期多吃水果對健康大有益處,特別是從小就多吃水果效果會更加明顯。

早鹽晚蜜保安康

如果發現自己熱氣,不要只管喝涼茶和龜苓膏,這些東西會損害中氣,尤其女孩子,太寒涼的食物不利於身體。以下有一方法提供參巧:在早上食早餐及臨睡前半個鍾,用暖水開一茶匙盬飲用,如果覺得難入口,可以加片檸檬,連續2-3天便見效。這些資料是一個我睇開中醫話我知,試過之後幾好,所以話俾大家知。記得唔好飲涼苶,越飲越虛弱。

早鹽晚蜜保安康

「朝鹽晚蜜」是一種從古到今廣為流傳的養生方法,操作十分簡便:在早晨起床後,用開水沖一杯淡鹽水,先漱漱口,然後慢慢飲下;在晚上臨睡前,喝上一杯蜜糖水。早鹽晚蜜,就是可用這兩樣東西祛除胃腸中積聚的熱結,熱結一除,便不會有消化不良,便秘等現象,同時又因蜂蜜有養脾氣,除心煩的功用,所以可使人心神安定,早入好夢。早鹽晚蜜對治療咽炎也有神奇的療效。

汽水牛奶燒傷急救佳品

燒傷後用甚麼方法急救傷口?不少人都知道可用凍水沖洗,但原來牛奶和汽水都可以作為代用品。

忌冰敷塗牙膏

新西蘭米德爾莫爾醫院科學家指出,燒傷後最佳的急救方法,是將傷處放在凍水中沖洗最少十分鐘,若沒有凍水,牛奶和汽水也是有效的急救代替品;切忌用冰敷,或在傷口上塗牛油或牙膏,這些東西可能會破壞更多皮膚組織。

燒傷急救法雖然簡單,但只有少數人懂得處理。

研究發現,受訪的一百六十五名燒傷病人中,只有四成獲得適當急救治療。

若是急救治療做得好,可大大減低傷者移植皮膚的需要。

喝完牛奶要馬上喝白開水

朋友的姐姐去上老師的教育訓練,一位醫生告知這些老師,喉嚨保養之道提到說:奶類製品要一口氣喝完,不能一口一口慢慢喝,而且喝完牛奶要馬上喝白開水沖掉附著在喉嚨上的牛奶,原因好像說奶類含某種酵素(或脢),會讓喉嚨黏膜乾燥(或帶走黏膜),黏膜無法保護喉嚨,產生不適,原來我喝牛奶(優酪乳)的方法一直是錯的,難怪我長期喉嚨都不舒服,而且常會沙聲。所以各位也注意囉!

以下是網站上喝牛奶相關的學問:

牛奶宜晚上喝,不宜早晨喝,更不宜空腹喝。牛奶裡含有能使人產生疲倦感的 L 色氨酸和有鎮定作用的嗎啡物質,人們多在白天學習、工作,而早晨喝牛奶,勢必影響工作和學習。有人習慣空腹喝牛奶,這不科學。因為空腹吃東西腸蠕動很快,牛奶中的營養物質尚來不及消化﹒吸收,就排到大腸,無形中造成浪費。

喝牛奶忌酸物。在喝牛奶的同時,不要再飲果汁露、桔子汁等酸性飲料。因為,牛奶中某些蛋白質遇到這些弱酸性飲料會形成凝塊,這樣做既不利于消化,又影響其營養成分的吸收。

翻用口罩勿放入膠袋

我昨天與一名讀醫、現於威院當研究員的朋友通電,談到把用過的外科/手術用口罩放入膠袋(之後再用),她表示這不妥當,因為那些細菌暴露在空氣中3至6小時(眾說紛紜)慢慢乾後才有機會死亡,若放入膠袋「焗」著,保持著濕度,那些細菌不但死不去,更會滋生,所以比較好的方法是放入信封或紙袋。

放入紙袋時亦要相當小心,因為口罩及我們的手均可能沾有細菌,脫下時要盡量避免觸及口罩貼面那邊,小心對摺(口罩底及面不要接觸)後放入信封。

另外,也許你們也知道戴上口罩後不可經常說話,因我們的唾液也有細菌(雖非致命),沾滿在口罩上也不衛生。而外科/手術用口罩若不停使用,時效為4小時。

你們也可考慮買些含酒精成分的濕紙巾,在不方便洗手時使用。

小心保重身體。

可樂分數

大家知道嗎?
可口可樂也有分號數的,
那號數印在開蓋的圓圈的裡面。

號數分別是11、12、13。
分別代表:11──淡少少;12──多氣;13──適中。

為什麼要分號數呢?
原來是因為要配合大眾的口味,避免消費者喝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