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個好管家

呼召受苦

引言

彼得前書的年代是充滿試煉及苦難的年代,而此書的作者,則嘗試鼓勵一班信徒,如何在這個充滿試煉及苦難的年代,去做一個有立場、信仰堅定的基督跟隨者。所謂效法基督,就是要我們去效法基督的受苦。不知你起初聽福音去決志信主時,是否都是聽到信耶穌得永生的信息,得永生固然開心,不過,與此同時,原來耶穌也是在呼召你去受苦。


意志角力

其實香港人,做基督的跟隨著,又沒有什麼苦難要受。我們不像北韓或一些封閉國家,一相信基督會被追殺或下監,也不會遭到什麼特別的歧視,又沒有生命危險。怎樣計,我們在香港做基督徒都很幸福。對我們來說,什麼是受苦呢?相信對於我們這班都市人來說,繁忙、增值、競爭成為我們經歷神、事奉神的攔阻。其實這些繁忙、增值、競爭代表什麼呢?原來對我們來說,受苦就是我們的意志與神的意志的一段角力。

挑戰

所以,今天是暑期事工差遣禮,相信我們都面對相同的問題,我們願意為了服事基督而放下自己的意願嗎?我們願意為基督而去犧牲我們的時間嗎?我們願意為基督而承擔一些不可能的事嗎?希望今天和弟兄姊妹一起探討這個課題。

神得榮耀

歸榮耀予神

經文告訴我們,當我們去互相服事的時候,就能夠叫神得榮耀。11節,「若有講道的,要按著神的聖言講;若有服事人的,要按著神所賜的力量服事,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原來榮耀、權能都是他的,直到永永遠遠。阿們!」原來當我們去講道、去服事,就能夠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


對象是神

所以,我們去服事、去事奉的時候,我們不要將眼光單單放在服侍的對象上,我們要經常提醒自己,我們真正服侍的對象是神,要歸榮耀予神。雖然,我們事奉,既是服侍神,又是服侍人,好像很難分割一般,我也不希望大家分割,然而,我希望大家將眼光焦點放在神身上。接下來我就著經文分享三個做法,都是將焦點放在神的做法。

款待宣教

不發怨言

首先,是我們不發怨言。第9節,「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ἄνευ γογγυσμοῦ)的另一個翻譯就是「毫無投訴」。話說在當時,款待是一件宣教的工作,例如稱呼馬可的約翰的媽媽,開放她的家接待使徒,其實是將她的家作為宣教的基地。(徒12:12)呂底亞也開放了她的家,成為腓立比的宣教基地。(徒16:40)原來款待,其實是宣教工作其中之一,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事奉。


馬大

不過要款待人,卻要付出不少,而這些付出可能也容易使人有怨言。在聖經中其中一個例子是馬大,當時耶穌去到馬大的村莊,馬大就接待祂到自己裡,當時馬大就拼命的去弄飯、執拾等等,但她的妹妹馬利亞就只顧著聽耶穌分享。結果馬大就向耶穌發怨言,叫耶穌叫馬利亞去幫忙。她的怨言不是直指著耶穌,而是抱怨她妹妹不幫忙。

青年團契

有時我們的怨言有點像馬大,馬大不是埋怨她的工作,而是埋怨一個不公平現象,在她心裡有一個問號。我記得有一次青年團契會議,商討一個佈道會的安排,其實大家都沒有發什麼特別的怨言,只是爭論著和馬大類似的事情。當時在爭論著誰人帶領敬拜,於是這個說:「我上星期已經帶了,冇理由是我吧!」跟著這個說:「她未試過,不如她去啦。」然後那個又說:「冇理由我未做過,第一次就在這麼大型的佈道會吧。」就這樣爭持了15分鐘。

資源不均

原來,我們有時事奉會埋怨,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這種比較心。有時這種比較心,會延伸到部門與部門之間的角力。為何那個團契會有這麼多導師?為何這個小組沒有同工出席?為何這個事工有這麼多成員?當然,我們同工們會盡力安排人手,但有時未必這麼完美或滿足到大家的期望時,會否因此發出埋怨呢?

定焦於神

但原來我們的目光放在事奉神的話、歸榮耀給神的話,相信會減低不少這類埋怨。想比較的話,就和神比較一下吧!比較完後就會發現,我們所做的一切,都無法報答神對我們的恩惠的丁微。所以,我們事奉期間要不斷提醒我們事奉的對象是神自己,焦點放在神自己本身,就能減低我們的埋怨,不發怨言。

管理vs.
擁有

發揮恩賜

跟著我想分享的,是我們要發揮我們的恩賜。第10節,「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中,強調「擁有」(Ownership),討論我們各人擁有什麼,我有一部電話,我有多少資金,我有一部電視等等。不過,在現代的職場神學的討論中,強調的不是「擁有」,而是「管理」(Stewardship),即是說,我們不是擁有什麼,而是神暫時將東西託管在我們手中,由我們去管理。


物件

其實大家知不知道,政府有關金錢的法例,也是來自管家這個觀念。如果你撕碎了銀票,你是違反了香港法例的。不過,管家的觀念,其實可以延伸到你所擁有的一切物品。所以,其實你手上的手機不是你的,是神暫時交託給你,由你管理。你的電視、樓宇、遊戲機、球拍、服飾等,都不是你的,只是神暫時交給你管理。

恩賜才幹

這裡彼得前書的作者,也要求我們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所以,不但剛才我分享的物件不是你的,你的才能也不是你的,你的恩賜也不是屬於你的,你所擁有的技能、恩賜,全部都是屬於神的,只是為著服事教會、服侍人、為著彼此服事,神就賜你這些恩賜,讓你好好管理,作神恩賜的好管家。

重新調配

如果你的恩賜、你的才能、或你所擁有的東西,都不是屬於你的,而是屬於神的,這就意味著,你現在所擁有的一切,神都有機會收回或重新調配,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將神所託管的東西,使用得有意義,也就是榮耀神、造就人。

貢獻自己

所以,我們就要多些思想可以如何發揮我們的恩賜及珍惜我們能夠事奉的日子。在學的學生,可以多思想如何用這個暑假用得更有意義。在職的信徒,都可以思想如何使你的生命更有意義,如何在你的工作崗位上事奉神。

非崗位

我們不一定一思想就是那些崗位性事奉,有一些不顯眼的事奉。例如做食物去招呼弟兄姊妹或新朋友,例如聚會前搬運倚子,例如做一些小禮物,例如寫書籤關心人。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有什麼恩賜的時候,又或者自己有什麼技能,就嘗試運用自己的恩賜服事神。崇拜後,我們有一起製作五色珠的時間,歡迎弟兄姊妹留步一起學習。

講道服事

按能力

最後,我要分享的是我們要盡力量去服事。11節,「若有講道的,要按著神的聖言講;若有服事人的,要按著神所賜的力量服事。」講道泛指一切教導的工作,例如導師、主日學老師、培訓老師等等;而服事就泛指一切非教導性的工作,例如庶務、音響、執拾等等。


神為中心

這兩句都有一個特徵,就是以神為中心。你教導就按著神的聖言教導,你服事就按神所賜的力量服事。你要留意的是,不是按你的言語或你的力量服事,而是按神的說話及能力去服事。這裡「力量」(ἰσχύς)這個字,也是針對神的用語,不是指到我們的力量,而是指到神的大能大力。

神的全能

有很多弟兄姊妹都很容易說「神是全能的神」,「神是滿有大能的」等等,不過這種認知通常不包括神在自己身上的工作,通常反映在事奉的邀請上。很多弟兄姊妹接到一些事奉邀請時,就會效法摩西,效法他的什麼呢?話說神呼召摩西的時候,摩西不願帶以色列人出埃及,希望神差遣其他人,他最後用的理由就是拙口笨舌的人,所以他無法承擔領袖的角色。

焦點於人

今天有時我們去決定怎樣事奉時,可能是按著自己的力量服事,而不是按神所賜力量服事。如果將眼光放在自己的能力上,神能使用你的地方就只會很狹窄。摩西將眼光放在自己的能力上,一個拙口笨舌的人,怎有可能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呢?

例子

這裡,聖經叫我們按著神所賜的力量去事奉,不是按著自己的力量去服事。通常弟兄姊妹很怕承擔某些事奉,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夠。要我幫人做栽培?我拙口笨舌的啊!要我教主日學,我很怕小朋友的啊!要我帶小組?我聖經知識很薄弱啊!去短宣?我未試過喎!

見證

經文這裡告訴我們,是按著神所賜的能力。所以,我們應該怎樣決定我們的事奉位置呢?其實首先不是衡量我們的能力,而是先了解神對我們的心意。正如我們傳道人,其實很多工作都未做過,未讀神學之先,講道也是沒做過,兒童工作我也沒做過,而且,我一見到兒童就很頭痛,所以我從來不接觸兒童事工的。但後來要做兒童工作,唯有膽粗粗的承擔,但做下去,又不是太差,原來我過往就是計漏了神的恩典及祂的能力。

暑期事工

所以,我們要學習不要單單數算自己的能力,也要學習仰望神的能力。不去計較自己的能力,肯定了神的心意後,就憑著信心踏上,神自然會加給你力量。在這個暑假中,我們有很多暑期事工,希望大家都可以按神賜給我們的力量去承擔,一起事奉神。

介紹暑期事工……




總結

除了這些暑期事工需要你之外,我們去承擔時,也要記著學習不發怨言,不要太多的比較,嘗試學習專心事奉神。我們又學習發揮恩賜,貢獻自己的才幹,將時間與能力奉獻給神。我們又學習仰望神的能力,不是看自己的能力有多少,而是問神自己適合做什麼事奉,就憑著信心去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