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出安全地帶

知道教會今年的主題是「深入自省,歸向上帝」,在第一季可能大家有很多自省的地方,包括上週的講道,都有帶出自省的重要性;第二季大家探討了一些成長的方向性問題。可能聽了這麼多的信息,大家都或多或少都了解到不少自己可成長的方向,不過如何讓自己有動力的成長,卻才是問題所在。正如保羅所說「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7:18)作為一個基督徒,我們都會經常有保羅的掙扎。如何讓自己有動力行善,並且實踐出來,實在並非易事。

在歷奇輔導(Adventure Based Counseling)裡,有一個很重要的理論,就是要透過活動去突破參加者的舒適區(Comfort Zone),在短時間內營造震撼的經驗,促使參加者作即時的自我反省。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區,在這個舒適區裡,我們安於現狀,因為我們好像可以掌握很多東西,所以我們不想改變。即使有些時候,我們知道改變會更好,但我們總是欠缺動力去改變。而且,人隨著年紀越大,就越難去改變。很可惜的是,成長需要代價,也需要改變。

摩西亦不例外,他和法老說話的時候,已經是80歲的老人家,他有自己的舒適區,他有自己的安全地帶。自從他殺了一個埃及人後(2:12),他一直居住在米甸(2:15),他在那裡,認識了葉忒羅,也娶了他的女兒西坡拉,亦有一個兒子叫革舜。摩西在米甸成家立室,有穩定的居所,不用再逃亡;也有穩定的工作,負責牧養葉忒羅的羊群。

如果你是摩西,你想不想改變現有的生活?你現在有一份穩定工作,生活可以說是無憂。如果你現在已經80歲,你會否仍期望著改變自己的生活?摩西其實和我們一樣,都有自己的舒適區,都有自己的安全地帶。

所以,當神要呼召摩西,去拯救以色列人,帶領他們離開埃及,脫離奴隸的身份,往迦南地的時候,摩西自然不想承擔這沉重的使命,所以他便向神胡扯幾個理由,去推掉這個責任。今天我們會看神兩次呼召摩西的經歷,去嘗試探求突破自己安全地帶的方法。

在3:11,他說「我是什麼人,竟能去見法老,將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呢?」他提出第一個理由,是他能力不足;於是神的回答是3:12,神必與他同在。這個神雖然是他列祖的神,但這個神對摩西來說仍是陌生的,所以他提出第二個理由,就是質詢究竟神及自己有何權柄。在3:13,他正式提問究竟神是誰。在4:1,他也指出以色列人必不信我。對摩西來說,這個神真的不知道是堅是流,自己也沒有什麼身份去做以色列人的領袖;而神的答案,不但介紹了自己的名字──耶和華(3:15),也賜予摩西兩個神蹟(4:2-9)

不過從經文來說,雖然這兩個理由神都很完滿的回答,那兩個神蹟雖然也足以讓人驚訝,不過,很明顯地並不能滿足摩西,事實上,要一個人離開一個舒適區,是很難的。這和我們一樣,可能我們已經太習慣現在的生活,要嘗試改變自己的生活模式、生活態度、性格等,都缺乏了一種動力。再加上生活忙碌,便會養成我們一種延遲心態,等自己有空才去改,有空才去退修,有空才去編排時間表,有更多時間才參與事奉。結果可能一等又不知等了幾年,自己的屬靈生命就這樣沒有成長過,或滿足於一丁點兒的成長。

對摩西來說,推掉這個重責是他現時首要的任務。所以今天所讀的經文中,他提出第三個理由,其實和第一個理由相似的。第一個理由是他認為自己能力不足,這裡他再次提出,他自己並不是一個能言的人。4:10「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從你對僕人說話以後,也是這樣。我本是拙口笨舌的。」其實這個理由很充份,既然要去跟法老理論的話,當然會找個好的外交家,就算不懂得政治,都應該是辯論學會的人,沒有理由找摩西的。正如唱歌不動聽,不應該做主席;不儃與人相處不應做團契團長;不閱讀的人不應該在圖書事奉等。不過,對神來說,能力實在很次要,神的思維方式和我們相差實在很遠。

神這次的回答,不再是客氣的了,在4:11-12「誰造人的口呢?誰使人口啞、耳聾、目明、眼瞎呢?豈不是我耶和華嗎?現在去吧,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所當說的話。」對神來說,能力是次要的問題,因為所有能力都是從神來的,既然這個使命是神託付摩西的話,能力是不用擔心的課題。

這裡4:12有一個翻譯問題,「我必賜你口才」在原文是「我必與你的口同在」(I am with your mouth)(אֶהְיֶה עִם־פִּיךָ)。可能因為太古怪,和合本索性翻譯為「我必賜你口才」。但這裡卻是更寶貴的應許,是神與你的口同在。神不單賜口才給摩西,祂甚至與摩西的口同在。

對摩西來說,已經沒有什麼理由推掉這個責任。不過,他仍是不希望脫離他的舒適區。既然沒有理由,就乾脆直接跟神推辭掉這個重擔。4:13摩西說:「主啊,你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吧!」這使得神很憤怒,不過,神仍是有憐憫的神。祂嘗試讓摩西更具體經驗到神自己的同在,於是同時間呼召摩西的哥哥亞倫,他是一個能言善辯的人(4:14),但能力總是次要,最重要的是神的同在。4:15「我也要賜你和他口才」(אֶהְיֶה עִם־פִּיךָ וְעִם־פִּיהוּ),和4:12一樣,應該釋譯成「我必與你和他的口同在」。換句話說,4:15是將神同在的應許,藉亞倫的口體現出來。

於是,摩西和亞倫去了和法老對質,要求法老讓以色列人到曠野去祭祀耶和華。不過,第一回合他們輸了,法老不單只不聽他們的要求,而且還要加重以色列人的負擔,叫他們繼續做磚,而且不給他們檢草,要他們自己檢草,而且每天做磚的數目不變。所以,以色列人不但不會報答摩西和亞倫,甚至懷恨在心。5:21裡以色列人甚至埋怨:「願耶和華鑒察你們,施行判斷;因你們使我們在法老和他臣僕面前有了臭名,把刀遞在他們手中殺我們。」這次的失敗,很明顯又使到摩西退縮了,以致他在5:22向耶和華埋怨。

在6:29裡,神又再次呼召摩西,叫摩西再向法老傳話。經過上次的失敗,摩西當然向神請辭。6:30裡,摩西用同樣的理由去請辭,就是「拙口笨舌的人」。對摩西而言,他仍覺得能力很重要,他認為上次的失敗,是因為他拙口笨舌,說不過法老,以致以色列人的重擔加重了。

我們很多時候,不願意改變、承擔、主動,是因為我們不能承受失敗,或害怕接受失敗。即使是一個愛冒險的人,要面對失敗也不是一件容易事。當自己要向前行多一步的時候,就意味著自己要承擔多一點的失敗的危機。越行前,危機亦越大。對摩西來說,上次的失敗已經夠好受的了,神再次呼召摩西,摩西實在有很大的理由去請辭,因為從歷史上、從經驗上,都指出摩西不能勝任這個艱巨的工作。

而神這次的回答,上半部份基本上和上一次的回答沒有太大分別,亞倫仍是摩西的代言人。不過,下半部份的回答比上一次的呼召更巧妙,在下半部份,神指出一切都是出於神,不但只口才,而是歷史的全部,包括失敗,都是出於神。神在這裡不但要指出祂是全能的神,更告訴摩西祂掌管歷史。

祂告訴摩西,摩西將要繼續對法老要求及爭取,讓以色列人可以離開埃及;但同時間,神也告訴摩西,即使摩西有亞倫這個口才出眾的助手,法老仍是不會聽他們的話。之後神會親自施展神蹟奇事,親自將以色列人從埃及帶出來,使埃及人知道並認識神。7:3-5:「我要使法老的心剛硬,也要在埃及地多行神蹟奇事。但法老必不聽你們;我要伸手重重的刑罰埃及,將我的軍隊以色列民從埃及地領出來。我伸手攻擊埃及,將以色列人從他們中間領出來的時候,埃及人就要知道我是耶和華。」

在這裡,我們看到摩西和亞倫只是工具,成功與失敗,其實全部掌握於神的手中。這裡雖然神叫他們去為祂發言,但亦同時間,神亦告訴他們,無論他們怎樣說,都無法說服法老的,最終神是有自己的方法,去拯救以色列人。

對摩西和亞倫而言,這個呼召從效用上,是不太有意義的。因為神叫他們做一些失敗的事情,如果大家讀到出埃及記往後的發展,就知道法老所以讓以色列人出埃及,完全不是因為摩西和亞倫有多好的口才,而是因為真正看到神的憤怒,才勉強答允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的。不過,這兩個呼召卻讓摩西和亞倫對神有很深刻的認識,只要他們願意接受這個使命,只要他們願意離開自己的舒適區,願意改變自己、去邁向一個未知的未來時,他們自己卻有意外的收穫。

在3-4章及6-7章裡,我們分別看到神兩次呼召摩西,對於一個80歲的長者,要離開他的安全地帶是很難的,從經文我們可見,摩西是不斷向神請辭的。在第一個呼召中,摩西面對不知道的將來,產生了焦慮,所以不想回應神的呼召。在第二個呼召中,摩西曾面對過失敗,曾經和亞倫去和法老對話,經驗告訴他,他絕對沒有能力去應付這個挑戰,失敗使摩西產生了焦慮,所以不想回應神的呼召。

自從人離開神以後,人就產生了焦慮,這種焦慮是天生的,每個人都不能避免的。著名的存在主義學者祈克果,他提出了雙重焦慮的理論,影響了整個神學的發展。所謂雙重焦慮的意思,就是每當人要做一個決定的時候,人已經陷入於雙重的焦慮裡。一方面,人會焦慮他所作的決定帶來的不好的後果;第二方面,人會焦慮他所作的決定不是最好的決定。例如找工作,他要決定於一間新的公司工作時,他會焦慮這間公司是否一間好公司,裡面的老板及同事是否會對他好,自己是否會適應;而同時間,他也會焦慮這是不是最好的決定,會不會有一間更適合自己的公司。

這種焦慮,比恐懼更拆磨人。20世紀很出名的神學家田立克,嘗試將焦慮和恐懼分別開來。焦懼遠比恐懼嚴重,因為恐懼有對象,只要人自己有勇氣去面對,就可以克服。在第一個呼召中,摩西嘗試用了三個理由:他沒有能力、他沒有權柄、他沒有口才,用這三個理由去拒絕神的呼召。這三個都是摩西的恐懼,所以神也能具體提出答案。

但焦慮是沒有對象,也無法客體化,因此難以應付。所謂沒有對象,就是人自己也不知道擔心什麼,不知道在恐懼什麼,但就是有一種不安感,而這種焦慮使人拒絕離開安全地帶,也使人失去了勇氣。當摩西要回應這個未知的將來時,對他來說,焦慮比恐懼更重要。焦慮是什麼?他答不出,面對未知的將來時,他知道除了他所提出三個理由外,還要面對無數不能預計的未來。這種未知的將來,使人產生不安與焦慮。於是索性在4:13回答神:「主啊,你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吧!」說不出原因,總而這之,就是焦慮使自己不願意改變。

從這兩段經文裡,我們看到克服焦慮的一些關鍵,幫助我們可以衝出我們自己的安全地帶,即使面對未知的未來與失敗,都能夠有勇氣面對,以致可以克服焦慮。

首先,克服焦慮的唯一方法,就是神的同在,在4:15裡,神的回應是祂必與摩西和亞倫的口同在,神的同在是我們基督徒最大的應許,耶穌的名字是以馬內利,也是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相信沒有其他的應許,比「神的同在」更寶貴。當神與我們同在的時候,我們便對所作出的決定不感到焦慮,因為我們知道神會給我們最好的。當我們離開神的時候,正如約15所說,我們就不能作什麼。

所以,克服焦慮的方法,就是多親近神。我所指的親近神,並非單指到靈修、讀經、祈禱或退修,而是在生活上每一個時刻,都讓神來介入。自己所作的決定,都交託給神。當知道自己有一些改進的地方,或知道神想自己去改變的時候,便拿出勇氣去改變。神的同在不會幫你解決往後的問題或困難,但神的同在可以讓你走在神的道路中,祂會和你一起面對未知的將來。既然這個神是操控、掌管歷史的神的時候,那麼將來要面對什麼,都不足為懼了。

第二,克服焦慮的另一個重點,就是調校自己的心態,不要太看重失敗,甚至讓失敗成為神使用自己的工具,將失敗成為神使用自己的工具。神呼召摩西,在7:3已將他的失敗預告出來。聖經還有很多例子,是神呼召人去做一些失敗的事情,例如耶利米、以西結等,神要他們去說話,但亦同時間告訴他們沒有人會聽他們的話。就好像神要你去做歌手,但是沒有人會買你的唱片。如果我們能坦然接受失敗,甚至讓失敗成為神使用自己的工具的時候,我們就不用懼怕失敗。

中國人有句諺語,說「失敗乃成功之母」,意思是無數的失敗,會累集成為經驗,使你最終能成功。不過,今天我們看到,失敗本身也可以是成功的,當你去經歷失敗本身的時候,原來這已經可以是成功的經歷。對摩西和亞倫來說,他們要去做一件明知失敗的事情,他們要再和法老對話,但同時間又知道神使法老的心硬,但他們最後仍願意去做,離開他們的舒適區,衝出他們的安全地帶,從而對神有另一個新的認識,也讓他們親自認識神的大能。

香港的教會,可能太習慣以果效來檢討事工是否合神心意,以致一些沒有果效的事工,被視為這不是神在這間教會的心意,而從行事曆中刪除該事工。這個並非符合神學的做法,因為神也會使用失敗,失敗本身並非重點,重點是怎樣在失敗的經驗中經歷到神的同在。

不知在過往半年裡,大家反省到什麼。可能有些是性格上的問題,需要改善;可能有些是較為被動,需要改善得更積極;可能有些罪一直纏繞我們,需要立志去棄除;可能有些在家庭未必能作好見證,需要和家人再建立復和的關係;可能過去因某些經歷,不想再事奉;可能我們在公司做不到好見證,但現在需要在同事面前彰顯基督的榮耀;可能在人際關係上與人有嫌隙,現在需要主動寬恕或主動復和。

可能在過往這半年裡,大家也反省到不少自己成長的方向,但可能因著焦慮而不願改變。可能因為未知的將來,可能恐怕被別人拒絕,可能恐怕失敗,可能恐怕被人取笑,可能連自己也不知擔心什麼,可能大家因著形形式式的焦慮或恐懼,而拒絕改變。今天,就讓我們從新再反省,反省如何讓神介入在自己的生命裡,讓神與我們的眼、耳、口、心同在;並且求神賜給我們有勇氣去接受失敗、肯定失敗、面對失敗的心,使我們有勇氣面對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