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驕傲

讀經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是「我的驕傲」,經文記載於馬太福音23章1-12節,讓我們翻開聖經,同聲讀出這段經文。

我的驕傲

在幾年前,有一首歌叫《我的驕傲》,這首歌帶出了自我驕傲的另一個層面。通常我們一聽到驕傲,都是都是一個貶義詞,指出人類自我無限大,甚至自比為神的態度,又或是看自己比別人強,喜歡彰顯自己的長處等。

為別人
驕傲

不過這首歌,卻表達出驕傲的另一個層面,就是為別人而驕傲。為何為別人而驕傲?因為你和這個人有關係,當他做得好、當他做得優秀,你都會感到光榮,你都會感到自豪而驕傲。歌詞裡面是歌頌母親的,它說「為我改寫下半生,眉裡裡找到我,失去的自信心。才明白被愛的,能活得這樣勇敢,榮幸眼神能替我,雲上旅行來點燈。」

自傲vs.
為人自傲

原來能夠為別人而驕傲,能找到失去的自信心及找到真正的自我,也使人有勇氣去面對生活。這種驕傲和自我驕傲很不同,我們的自我驕傲,不會建立真正的自信心,也不會了解真正的自我。但當我們為別人而驕傲的時候,反而給予自己真正的勇氣面對生活。

保羅自傲的轉移

這個思想剛巧和我們的聖經相似,保羅以前也是一個自大的人,他曾誇口自己是純種的以色列人,而且他認為自己是無可指責的。(腓3:6)不過,後來他將這種自傲,轉而基督的能加驕傲。主曾對保羅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保羅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他。(林後12:9)保羅的驕傲,將自我中心轉移至基督的能力,所以他更能誇自己的軟弱,因為他越軟弱,就越顯出基督的能力如何覆庇他。

上文

今天我們看到一班法利賽人和文士,他們的驕傲,都是在自己身上的。在馬太福音22尾,耶穌被法利賽人及撒都該人試探,內容包括有納稅給凱撒的問題、復活的問題、最大的誡命的探討,然後,耶穌反問他們大衛子孫的問題,開始反守為攻。而到今天我要分享的題目,耶穌就順勢挑戰這班文士和法利賽人的權威。既然他們誇口自己的權威,耶穌就要來拆毀他們的權威。

大綱

馬太福音23章1-12節,大概可分為兩個大段落。第一個段落是1-7節,內容是針對法利賽人的,第二個段落是向門徒的規勸。不過這兩個段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針對自傲及謙卑的討論。

讚賞
法利賽人

法利賽人

我們信主一段日子,可能腦海中一想到法利賽人的時候,就是一班不好的人,經常和耶穌作對,並將耶穌掛在十字架的人。上文亦提到法利賽人特地來找耶穌的把抦。不過,耶穌向眾人和門徒所分享的,是肯定了法利賽人及文士的工作。耶穌亦曾經肯定過法利賽人和文士的義,耶穌於太5曾經說過祂不是要廢除律法和先知,而是要成全律法。同樣,祂不是要反對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而是要門徒所行的,要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太5:20)事實上,法利賽人和文士行義,這方面耶穌是肯定的。

可惜,他們的義只是在於言語上,或他們只在字面死守律法,卻沒有探討律法的精義。第二節,「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他們熟讀摩西律法,而且擔當解釋摩西五經的責任。在會堂裡,有一個摩西的位(ἐπὶ τῆς Μωϋσέως καθέδρας),坐在位上的人,就是摩西五經的權威,向會眾解釋摩西五經的教訓。而法利賽人就是坐在這個摩西之位上,教導猶太人去遵守摩西之律法。

而耶穌自己,在這裡用了諷刺的手法,勸門徒要謹守(τηρεῖτε)遵行(ποιήσατε)法利賽人所有(πάντα)的教訓。事實上,耶穌並非真的讚賞他們,因為下文有法利賽人的七禍,裡面亦有針對法利賽人所教導的律法。耶穌這裡要諷刺的,是那班法利賽人和文士的專長,他們是當今頂尖的摩西律法學者,有卓越的見識及受人尊重。


能說
不能行

可惜的是,法利賽人和文士,卻不能領悟律法的精義,難怪他們能說不能行。第三節,「但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所謂能說不能行,並不是說到法利賽人不謹守遵行他所教訓的律法,而是他們只死守摩西部份的律法,而有部份更重要的律法沒有行出來。例如奉獻,他們在財產的奉獻上做得很充足,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不過,卻沒有行公義、憐憫、信實。(23:23)所以,從外表上,他們是很虔誠,所以受人的尊重。

勝過文士
法人的義

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的緣故,所以耶穌勸門徒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如果要勝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的話,就必需活出律法的精義。很明顯,這班所謂專家,他們對律法的認識其實有限,而且和耶穌期望的標準相差很遠。

經驗製造
框框

我們信主可能已經相當的時間,在坐當中,可能有不少弟兄姊妹是從小明白信仰,自小便在教會成長。我們對聖經有很多認識,對於耶穌的故事,保羅的教導等,可能很多倒轉背也可以。不過,我們理解信仰仍有很多限制。著名的歷史神學家密格夫(McGrath)指出,我們的神學受著以下四方面影響著,分別是對聖經的理解、我們的理性、我們成長的傳統(教會)及經驗。當我們越成長,當我們累積經驗越多,我們就越來越有框框。毫無疑問,框框本身對維持正統的信仰很重要,不過,這個框框卻要不斷反省才行。有哪些框框是人為的?有哪些框框會將神規限化?有哪些框框成為了我們的偶像,以致我們死守?這班法利賽人對摩西五經的理解,也是加上了框框,以為字面持守了,便是一個虔誠的教徒。及至被耶穌指出來的時候,仍是未能反省,甚至最後要將這個帶來改革的耶穌基督剷除。

泰國之旅

在預備這個講章的時候,我自己也有一些框框,在六月中到七月中,我去了泰國有一個月的宣教體驗。我以前對趕鬼、醫治都有所保留的。因為在我的信仰中,不曾經歷這種神奇的經驗,腦海中便認為在現今文明的社會,便不會有這些被鬼附的人,或不會有一禱告便康復的奇事。但在泰國的行程中,看到很多鄉村及山區的人,他們信主耶穌是因為他們親身經歷到神的醫治及驅鬼。

重擔擱在
別人肩上

第4節開始了耶穌正式對法利賽人和文士的指控。第4節,「他們把難擔的重擔捆起來,擱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個指頭也不肯動。」對於這班文士和法利賽人來說,要實踐摩西五經裡的律法,在某程度上是有點空泛。對他們來說,所謂實踐律法,是要有實際的條文才行。於是,他們在摩西律法以外,加添了不少律法,總數有613條誡命要遵守。這些新增的律法,成為了解釋摩西律法的方法。例如要守安息日,何謂守安息日呢?於是就寫明在安息日不能擔超過多重的重物,不能走超過一個距離的路程,安息日不能醫病等。就這樣,法利賽人將難擔的重擔捆起來,擱在人的肩上,而且這些新增的律法,將律法的精義蓋過了。

將律法
強加於
自己

我自己認為,在這個時代的信徒,將律法強加於別人的做法,在某些教會仍然盛行。但對一般信徒來說,可能更普遍的情況,是強加於自己的律法。例如事奉神,我們會很容易教導別人,事奉神只是對神愛的回應,帶崗位的事奉不是必需的,這些教導我們都很容易與其他信徒分享。不過當套用到自己身上的時候,事奉神可能變成一個得救的條件,甚至要逼使自己一定要有一個有崗位的事奉。如果自己沒有這個帶崗位的事奉,自己就好像不屬靈,和神疏遠了,變成一個靈性不好的人。

專長事奉

這一點,對傳道同工、長老、導師、主日學老師來說,更是一個試探。很多時候,我們願意承擔一些事奉崗位的時候,有不少是覺得自己理所當然的。我有這個專長,我自然就是承擔教會某崗位的職務。我跟開這個部門,我自然應該在教會該部門繼續事奉。然而,究竟我們在答允承擔前,用了多少時間去禱告尋求神的心意呢?你願意承擔某崗位的事奉,是因為你自己心中的律法,還是因為順服神的心意呢?

個人禱告
vs.事奉

有好些時候,我們這些自製律法,使別人或自己,擔起了難擔的重擔。但反而更重要的律法,可能就沒有遵守。我們都知道與神的關係很重要,我們的靈命,很在乎我們個人的靈修生活。個人的讀經、禱告、默想、退修,對我們的靈命塑造都很重要。不過,我們有沒有試過因為忙碌事奉,而使自己的靈修生活馬虎了事,甚至更沒有靈修呢?你會否因為太忙碌於教會的會議、太忙碌於預備週會,反而停止了靈修呢?這樣的話,你是否自己製造了另一些律法,擱在自己的肩上,反而更重要的律法,反倒不行呢?這樣的話,我們又與法利賽人有何分別呢?

愛受讚美

從第五節開始,耶穌開始對法利賽人的第二個控訴,就是他們愛受讚美。第5節,「他們一切所做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見,所以將佩戴的經文做寬了,衣裳的繸子做長了,喜愛筵席上的首座,會堂裡的高位,又喜愛人在街市上問他安,稱呼他拉比。」

博取名聲

他們的專長是解釋聖經,而且他們也喜愛受到別人的稱讚。他們喜歡做一些外顯的好行為,好讓別人知道他們對神的虔誠。於是,他們將佩戴的經文做寬了,衣裳的繸子做長了。當猶太人禱告時,將寫上經文的皮卷,放入經文匣子裡,配帶在額上或臂上。這個做法是根據出13:9、申6:8、申11:18的傳統,而佩戴的經文和繸子本身並沒有招耶穌非議,祂責備的,只是法利賽人和文士藉此炫耀敬虔,以博取名聲。

重視地位

而且,地位對他們也很重要。他們喜歡坐筵席上的首座及會堂裡的高位,又喜歡人在街市上稱呼他們老師。他們喜歡做外顯的行動,他們喜歡這些函頭,因為這些函頭使人覺得他們是一個虔誠的人,所以反而不著重內心的態度。這一點和中國文化很相似,也和我們這班香港人很相似。儒家的仁,是透過禮來呈現。所謂禮,其實就是我們一切的外在行為,人外在行為的表達。所以在中國文化中的所謂君子,就是我們的行為規範合乎禮。衡量一個人是否君子,不一定要衡量他行善的心態、動機,只看他的外在行為便可以。

重視別人
怎看自己

同樣地,我們行善,是否經常著重外在的行為呢?我們會樂於助人,樂於事奉,但反而缺乏了我們內室的禱告呢?我們事奉,有多少%是基於想別人認同我們的身份?有多少%是想建立個人的形像?有多少%是基於別人的盛情難卻?然而,我們各人都有一個很重要的事奉,就是內室的事奉,我們在內室的禱告,內室的事奉是不外顯的,是個人的,是與神獨處的。內室的事奉之重要,是將世界的需要、教會的需要、個人的需要帶到神面前,但這並不是外顯的事奉,所以在一般信徒身上,也比較放輕。

今天我們也要反省,我們是否要作出調節,我們是否要重新調較我們的事奉。如果事奉是阻礙自己和神相交的絆腳石的話,如果事奉使我們缺乏時間禱告的話,如果事奉使我們缺乏動力去靈修的話,我們就要重新思考:我們是否為自己建立了一些自己難擔的重擔?我們是否太著重別人怎樣看自己,過於神怎樣看自己?我們的事奉是否反而成為了自己的偶像?


同學模範

我以前讀神學時,有一個同學,我很欣賞他。我欣賞他,因為他經常推掉我的邀請。為何他經常推掉我的邀請?因為他看重一些神想要他做的工作,他不介意別人怎樣看他,但當有人邀請他時,他不會即時答允別人,他會認真將該事情交託神,經深思熟慮後,才回覆人。其中最深刻的經歷,是有一天假期,我想邀請他到我教會的團契分享,他卻絕了我,其理由真的讓我很深刻,他的理由是當天他約了神去退修,所以不會承擔任何事奉,當天他要與神好好相處。我聽後很配服他,他真的很認真面對他與神的獨處生活,多於外顯的事奉。

避免函頭

門徒

之後,耶穌提供了一些指引,去幫助我們修正自己。經文的第二部份,是對門徒的規勸。第一個方法是避免受到稱呼,在經文8-10節中,提出了三個要避免的稱呼,分別是拉比、父親、師尊。拉比(ῥαββί)和父親(πατὴρ),其實都是解作老師,而師尊(καθηγηταί),則應該是指到導師。無論如何,在第8及10節中,提醒門徒不要受老師的稱謂,而第9節則提醒他們不要稱呼其他人為老師。理由是,只有神才是我們的老師。

只有神才是我們的老師。有些時候,我們會看得自己無限大,我們會看得自己成為了教會的支柱。教會不夠主日學老師,如果我不做的話,那怎麼行?教會的音響這麼複雜,如果我不幫忙做音響,那教會怎運作?團友這麼少,新人又多,我不擔當職員,還有誰做?有樂器恩賜的弟兄姊妹這麼少,我不擔任敬拜隊,那青少年崇拜怎樣發展?沒有人願意擔任青年導師,我不擔任又有誰擔任?

有時我們事奉神的原因,是蜀中無大將,然後自己就以為神就是要自己放在該位置上。這也就是耶穌叫門徒避開函頭的原因。維持教會的,是神自己。我們能夠事奉,只是神對我們的恩典。我們不要以為沒有自己,教會某部門便會不能運作。這裡我不是叫大家辭職不做職員會、不做敬拜隊、不做主日學老師、不做導師,而是當我們承擔事奉的時候,不要將自己定形,更不要以為某個部門沒有自己,便運作不了。我們只有一位夫子、一位天父、一位師尊,就是神,就是基督。我們在決定事奉崗位之先,反而要好好尋求神的心意,看看神真的想將自己放在什麼位置上,認認真真的禱告,比我們所要承擔的事奉更重要。


作用人

第二個指引是我們必要(ἔσται)作其他人的用人,第11節「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我們服事的心態和動機,比我們事奉的崗位更重要。這種服侍的心,比一切外顯的行動重要。作用人,並不需要一個函頭,不是某個特定的崗位,只是隨著主人,就是我們的耶穌基督的心意,隨意差遣。

撒母耳團

早幾個星期,撒母耳團開職員會,我很欣賞有團友,發現自己在職員會裡忙碌於行政,而缺乏了關顧團友。所以在來年決定不再參選職員,而希望好好關心其他的團友。我欣賞他的是,不是因為他不做職員,而是因為他有認真反省及尋求神的心意,簡簡單單的就這樣成為耶穌的用人,在一個沒有崗位的事奉上忠心地關心人。雖然團契的職員會選舉人數緊張,但同樣地,他不參選並不會使團契不能運作下去。始終掌管教會的是神自己。

無論有沒有崗位的事奉,神所要我們的,是作忠心的僕人,我們要有服侍人的心,而不是透過權力而去控制他人。但我不是要叫大家都離開自己的事奉崗位,而是希望大家反省自己的事奉原因及態度,多反省其實神想自己怎樣去服侍祂及其他人。


心態倒轉

最後一個指引,是我們要自卑。第12節「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我們事奉不是為要得別人的尊重,不是為要自我實現,更不是為要彰顯自己的長處,而是謙卑的事奉,不計較別人怎樣看自己,自己忠心的事奉向神交帳。

當自我謙卑成為事奉的焦點時,就帶出事奉不太看重結果了。神所看重的,不是事奉的果效,而是事奉的過程。在過程中你是否經歷到神,在過程中你是否存服侍人的心,在過程中是否自我謙卑。對神來說,成功的事奉並不是你領了很多人信主,並不是你彈奏了一段美好的樂章,並不是你多麼受小朋友歡迎,而是在過程中,是否經歷到神是以馬內利的主,是否實踐到這種自我謙卑的態度。


三方法
小結

以上三個方法,是可以讓我們從自我驕傲中,轉移至為神而驕傲。第一個方法避開函頭,讓我們肯定這個世上只有一個真正的老師,祂就是神。我們自己並非真正的老師,所以我們可以為著神這個好老師而驕傲。第二個方法作用人,讓我們不計較有沒有崗位的事奉,使我們眼光單單放在服侍神上。第三個方法,自卑,讓我們不要太看重自己的能力,因為一切都在神的掌管,我們的能力和偉大的神又怎能相比?這又使我們感到為神而驕傲。

總結

神為我改寫下半生,眉目裡找到我,失去的自信心。我們真正的自信心,並不是靠自己的才能而建立的,不是從事奉果效來建立的,而是因為神是以馬內利的主。正如保羅所說,我們誇口,並不是因為我們有很多事奉技巧,而是因為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們。我們不為我們能力誇口,卻是為自己的軟弱誇口,因為我們的軟弱讓我們為基督的恩典彰顯,而基督的恩典就成為我們的驕傲。

所以,歌詞副歌有兩句我很喜歡,「假使我算神話,因你才敢愉快」。即使我們做的事奉很有果效,但我所能誇口的,就只有神。因你才敢愉快,只有神我們才能開心事奉。